世界经济正在日益走向全球化,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这一进程正在受到挑战。早在世界贸易组织第三次部长会议开幕之前,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杂志就已经对此次旨在修正世界经济秩序的会议做了不大乐观的分析,会议开幕前那一期杂志的封面文章名为“全球化之上的风暴”,不仅准确预告了数万人的抗议示威活动,同时也预见到了与会各方的严重分岐。
抗议活动终于引发了骚乱,并使会议从一开始就笼罩了一层不祥的阴云,而会议甚至都不能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议题做出决定,也终以流产失败而告终。
此时的中国,还沉浸在中美世贸谈判成功的兴奋期内,大家谈论的都是如何借“入世”良机扩大出口,或是如何组织起来,做好迎击洋货大举进犯的准备。我们有幸在此时听到了另一个不同的声音,这就是一位来自成都的民间经济理论家刘云所著的《中国制造》一书。这本书的副题是“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说及“困境”,大概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企业亏损,工人下岗,这些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但说起“对策”,《中国制造》书中所提出的“进口替代”方式应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思路。
这不是“造船不如买船好”的简单争论,作者从一开始就把制造业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他认为,“制造业的兴衰不仅决定了一个城市、一个省的兴衰,更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按照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扩大出口,而作者认为我们出口的绝大部分是中低档产品,更多的高档产品仍然需要大量进口,严重依赖进口导致我们的经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要改变这种局面,进口替代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说振兴经济要靠制造业,而振兴制造业,则要大力推进进口替代战略。
简单地讲,进口替代也就是国产化,其实政府对某些行业的国产化一直都有政策上的规定和具体指标,但进口替代并不是我们经济政策中一个主要方向。在理论界,对进口替代问题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很充分,算是一个冷门,刘云则在这个冷门上做出了大文章。
但是,刘云先生所主张的进口替代战略意味着更高的、更有竞争力的成熟的技术,更多的、更持久长远的开发投入,对于大部分一向实力不济或是短视的中国企业来说,实在有些力不从心。《中国制造》一书的作者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写道:“进口替代之所以收效不大,困难重重,首先是各级政府负责人和企业经营者在思想上不重视。其次,企业在研制、生产进口替代产品时面临‘三难一长一大’的难关。如果政府不去大力引导、支持、帮助企业,不去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并承担研制中部分风险资金投入,那就不能调动企业研制、生产进口替代产品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央政府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引导作用,如中央政府不重视进口替代,不去进行投资引导和示范,各级地方政府和制造业各待业、各企业也不会重视进口替代,那么进口替代就不会取得成效。”
进口替代是一项长期战略,而且与一个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整体技术水平以及国家外贸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届时的进口替代战略是否又意味着更多的生产成本和更多的贸易磨擦呢?
两个多月前在上海召开的《财富》论坛,让我们看到了超级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正在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而就在几天前,西雅图会议无果而终,那里街道上工人队伍反跨国公司、反资本主义的抗议声浪仍然回荡在耳旁。有意思的是,西雅图这个邻近加拿大的港口城市,正是美国出口额最大的两家企业——波音公司和微软的总部所在地。他们的产品每个小时都会飞翔在我们的天空,活跃在我们的电脑和网络。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有和扩大我们的“中国制造”的标记,刘云先生和他的著作应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中国制造》,刘云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25.80元